張文宏:最有效的藥物是免疫力!戰疫期間吃4類食物,免疫力強
2018-04-03
新冠疫情第三年,口罩成了生活必需品。核酸、隔離、抗疫、防護、免疫力......這些高頻詞彙充斥著我們的生活。
面對疫情,我們顯得渺小,變得無能為力,但是,盡管困難重重,我們抗疫的決心堅定不移。
面對新冠肺炎,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張文宏教授強調:“最有效的藥物是人的免疫力。”
免疫力這個詞我們並不陌生,但你真的了解免疫力嗎?它的強弱對身體健康有何影響?在抗疫期間又有何作用?
一、醫生經常強調要提高免疫力,免疫力究竟是啥?
免疫其實是身體的一個正常生理功能,人體依靠免疫功能可識別自身以及外來的入侵成分,對於外來細菌、病毒等免疫功能會將其拒絕在體外,避免這些物質給健康帶來傷害。
免疫功能包括有免疫防禦、免疫自穩以及免疫監視三個,相信從字面上的意思就能理解它們的功能,主要負責防禦“入侵者”、維護身體內部穩定以及監視體內細胞是否發生突變。
身體想要實現免疫功能,需要由免疫器官、免疫細胞以及免疫活性物質共同組成的免疫系統完成,其中免疫細胞是由免疫細胞生成,一般會集中分布在淋巴、扁桃體以及骨髓等部位;免疫細胞則是由淋巴細胞、各種吞噬細胞組成,這些細胞統稱為白細胞;免疫活性物質則包括淋巴因子、抗體以及溶菌酶等。
簡單來說,我們的免疫系統是體內非常複雜的一個生理功能,它可以讓我們的身體免受傷害,維持在健康狀態下。
二、從非典到新冠,是病毒更聰明了,還是國人免疫力降了?
了解這個問題之前,我們需要先知道兩種疾病的患病人數對比。世衛組織於2010年8月15日最新統計的數據顯示,我國內地共累計有非典病例5327例、死亡349例;香港1775例、死亡300例;台灣665例,死亡180例。
而新冠肺炎的病例,比非典病毒的增加了無數倍。世衛組織於2022年4月19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,全球新冠肺炎的累計病例達到了503131834例,死亡病例達到了6200571例。截止19日,我國的確診病例534554例,其中死亡病例達到了14661例。
從數據上不難看出新冠感染率更高,但死亡率相對非典更低,二者是完全不同的疾病。
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原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表示,新冠肺炎的發生既有天災也有人禍因素,它的起源目前尚不明確,大範圍的傳播使得人人都變成了易感者。
新冠肺炎爆發和身體免疫力之間有一定關系,但任何新發的傳染病,個體一般都沒有免疫抵抗力,傳播主要還是依靠病毒特性。
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寧毅教授表示,新冠和非典病毒的毒性完全不同,我們不能因為新冠肺炎感染性較強,就認為是國人免疫力下降所致,這是不科學的。非典和新冠,都是新發傳染病。對於新發的傳染病,一般個體都沒有免疫抵抗力。
短短三年的時間,新冠病毒已經出現了幾代的變異,包括有德爾塔、奧密克戎等,可以說病毒變得越來越狡猾,讓人類疲於應對。
三、經常出現這些症狀,提醒你可能是免疫力出現問題了
當然,無論病毒怎樣變異,擁有一個好的免疫力可以一定程度的幫助身體免受疾病侵擾。在免疫力下降時,身體可能會出現精神較差、疲勞以及容易感冒等症狀,在日常還會出現傷口愈合速度變慢、容易發生感染等,出現這些症狀時一定要引起警惕。
那麼,是什麼原因導致的身體免疫力低下?
年龄:隨著年龄的增加,身體的各項機能包括免疫力也會逐漸走下坡路,這也是為什麼老年人會比年輕人更容易生病的原因。
飲食因素:長期營養不均衡、能量攝入不足會導致身體無法有足夠的營養,從而導致身體免疫系統無法正常運行。除此之外,過量攝入高脂肪、高熱量的食物也會導致身體不堪重負,容易誘發免疫力下降;
睡眠因素:睡眠不足、熬夜等都會導致免疫系統受到影響,容易導致免疫力下降。有數據顯示,每日睡眠少於5小時的人,相較於每日睡眠7~8小時的人群受到病毒感染的風險會增加8成;
上述的這些因素都可能會導致免疫力下降,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避免。這時候有人會說了,既然免疫力低下會給健康帶來這麼多壞處,那是不是說明免疫力越高越好?
當然不是,我們的免疫力應該在體內維持在一個平衡狀態下,過高的免疫力會讓身體過於“敏感”,非常容易誘發一些自身免疫系統疾病出現,如紅斑狼瘡、皮肌炎以及強制性脊柱炎等。
四、戰役期間,常吃這4類食物,提高免疫力
對於一些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來說,在生活中可以通過飲食來提高免疫力,具體該怎麼做呢?
在日常可以適當的多吃奶制品、豆類、全穀物、水果蔬菜等,奶制品內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,進入體內後可快速被身體吸收利用,在補充鈣質的同時,還可以幫助身體調節胃酸、促進胃腸道蠕動等,建議每日攝入奶制品300ml為宜;
豆類內則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、鉀、鎂、以及B族維生素等,經常攝入對於健康有很大好處,建議每日攝入30~50g豆制品為宜;
全穀物內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和膳食纖維,進入體內後可促進胃腸道蠕動,減少腸道和有害物質接觸的時間,可預防腸道疾病和便秘發生。建議每日攝入穀薯類食物250~400g為宜;
水果蔬菜內含有豐富的多種維生素、膳食纖維以及胡蘿卜素等,經常攝入可幫助身體提高免疫力,建議每日攝入蔬菜500g,盡量以深色蔬菜為主,每日攝入水果250g為宜。
除了這些食物以外,日常還可以適當的攝入肉類,建議以白肉為主,如魚肉、雞肉、蝦肉都是不錯的選擇,這些食物內含有豐富的Omega-3、蛋白質,同時脂肪含量也不高,適合絕大部分的人群。
當然,除了飲食以外日常的生活方式也要注意改變,建議每天都要保持有7~8小時的睡眠時間;
每天至少進行30分鍾的運動,每周的運動時間不少於150分鍾;保持穩定、健康的情緒,對於維持身體內環境平衡、提高免疫力均有幫助;還可以適當的多曬曬太陽,曬太陽可促進維生素D合成,對於健康有積極意義。
相信大家都希望新冠可以和非典一樣消失不見,相信醫務人員也有和我們一樣的願景,並且在為之不斷努力。作為普通人的我們,能做的就是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,同時盡可能的提高自己的免疫力,等待戰勝疫情的那天!
參考資料:
[1]《免疫功能紊亂,健康出問題!5招平衡你的免疫力!》.健康時報.2018-12-27
[2]《全民營養周|戰疫期間吃什麼提升免疫力?專家告訴你答案》.健康中國.2020-05-21
[3]《全球新冠確診病例超1000萬!曾光:這既是“天災”,又是“人禍”》.健康時報.2020-06-28
未經作者允許授權,禁止轉載